【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日前在立法會舉行的社會文化司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辯論會上透露,政府短期內將釋出兩至三幅土地作臨時體育用途。昨日立法會辯論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期間,議員高錦輝、李靜儀、馬耀鋒關注閒置土地的利用,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回應指,現階段計劃先釋出3幅土地作為臨時自由波地,開放公眾使用,包括新城A區B13地段,面積約15,800平方米;南灣湖C8地段,面積為4,422平方米;以及氹仔BT7地段,面積為3,745平方米。
譚偉文並表示,政府還計劃將部分土地用作臨時停車場,以緩解停車需求。原飛鷹基地的土地做臨時停車場,可增約68個輕型汽車泊車位;另外,嘉翠麗第二座清拆後,亦會做臨時停車場,約有45個輕型汽車泊車位及約40個電單車泊車位,詳細設計稍後再公佈。他強調,將持續與相關部門及團體充分協調溝通,檢視現有土地儲備和規劃,回應社會需求,並透露未來或將有逾 8至 10幅土地釋出作臨時用途,但現階段不宜披露太多細節,將在適當時候公佈。
土地工務局去年11月公佈《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2024)》,重新規劃青洲山南側至濱海岸線區域,冀助力“1+4”經濟多元發展,形成區域文化活力節點。會上,議員施家倫關注青洲區內閒置土地、青洲山保育、撤走區內中途倉等工作。譚偉文表示,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中途倉已建成,會與相關部門推動盡快把青洲中途倉搬到人工島中途倉,騰空釋放土地予政府做居民需要的設施。他指,青洲都市化規劃是有效工具,在詳規未落實前會用青洲都市化規劃去做有關工作。他又提到,青洲山是私人業權,會與業權人充分溝通,透過青洲都市化規劃推動做好青洲山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