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首頁» “鯤龍”批產第二架飛機完成首次試飛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鯤龍”批產第二架飛機完成首次試飛
【發佈日期】2025-08-18 01:02:01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8月17日消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AVIC)當日宣佈,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批產第二架機(1102)於在珠海完成首次生產試飛,標誌該飛機生產製造達到型號設計要求,具備安全可用狀態和出廠條件。

轉場至湖北噴漆隨後交付客戶

 

此次試飛於珠海金灣機場進行,由機長陳明、副駕駛田亞飛、觀察員周斌、空中機械師張朋飛組成的試飛機組駕駛著AG600-1102架機於珠海金灣機場順利完成包括滑行、一般性檢查、任務系統和高空飛行在內的一系列生產試飛任務,於早上7時18分平穩落地,飛機狀態良好,操縱系統正常,各系統工作穩定。上午9時29分,飛機再次從珠海機場起飛,轉場湖北宜昌進行噴漆作業,隨後交付客戶,用於海上救援、消防滅火等任務。

航空工業集團表示,試飛結果顯示該機各系統運行正常,達到預期設計標準,為後續批產交付奠定了基礎。

2025年,AG600研製全線捷報頻傳。4月20日,AG600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標誌著其研製取得圓滿成功,獲得進入市場“准入證”;5月18日,AG600批生產首架機(1101)總裝下線並成功完成生產試飛;6月11日,AG600獲頒生產許可證(PC證),正式邁入批生產階段;7月31日,AG600批產第二架機(1102)完成總裝下線,交付試飛開展首飛前的準備工作。

填補我大型特種飛機領域空白

 

中國遼闊的國土上有著極為豐富且複雜的地形,需要一型任務能力覆蓋全疆域的大型特種民用飛機。代號“鯤龍”的AG600則是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其設計定位是為滿足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求而研製的重大航空裝備,也是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

AG600的最大起飛重量53.5噸,可在陸地和水面起降,航程超4,000公里。其研製通過全國22個省市、292家企事業單位和16所高校的大協作、大攻堅加快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全機機體結構、發動機及關鍵系統100%國產自主配套。AG600於2017年12月在珠海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在湖北荊門實現水上首飛,2020年7月在青島實現海上首飛,2022年取得型號合格證,進入批產階段,2023年6月,AG600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該機型設計用途廣泛,涵蓋海上搜救、森林滅火、海洋監測及島礁運輸等,填補了中國在大型特種飛機領域的空白。

AG600的研製也為中國民機適航審定積澱了標準和技術的創新實踐。據悉,AG600創造了中國民機試飛平均每月25架次、單月最高55架次效能新紀錄,也創建了自主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符合性驗證方法、審定標準規範,支撐中國國產民機適航體系升級。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AG600批產首架飛機已於2024年交付,應用於南方沿海地區的應急救援任務。批產第二架的試飛成功進一步驗證了中國在大型飛機製造領域的產業化能力。航空工業集團表示,未來將加速AG600的批產進度,計劃在2026年前交付更多飛機,早日正式投入運營,全面構建以AG600為龍頭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此次試飛成功不僅提升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為應對自然災害和海洋活動提供了強有力裝備。業界預計,AG600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應急救援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