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報訊】政府此前透露研究擴大室外的禁煙範圍,並提議將學校、托兒所門口作為試點。衛生局昨日公佈,經與市政署綜合評估後,決定由今日起在氹仔中葡學校、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海星中學小學部以及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門口設置禁煙點,待評估該4個試點地點的成效後,把禁煙措施逐步擴展至本澳其他學校和托兒所,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構建無煙健康生活環境。
.jpg)
為貫徹落實《健康澳門藍圖》中降低煙草使用率的目標,特區政府透過“關口前移”、“資源下沉”施政方針,廣泛聯動各界社團機構力量,以立法、執法、教育宣傳及鼓勵戒煙等多管齊下策略執行各項控煙政策和措施,與各界攜手共建健康社區。
衛生局此前公佈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跟進及評估報告2021-2023”提出多項完善控煙措施的建議。就室外公共地方控煙方面,報告提到,衛生局將在現時基礎上,研究在適合的學校和托兒所出入口設置更多“禁煙地點”,減少煙草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此外,因應社會對加強規管“邊行邊吸煙”的訴求,對於較大範圍的室外公共地方,探索以新模式設立“禁煙區域”,相關區域內只允許在指定的吸煙點吸煙,保護公眾健康。
門口兩側各10米範圍內禁吸煙
衛生局昨日公佈,經市政署經綜合評估後,選定在氹仔中葡學校、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海星中學(附屬小學),以及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親子館門口率先設置禁煙地點,即門口兩側各10米範圍內禁止吸煙,門口兩側地面上劃定白色界線和禁止吸煙圖示,以劃分禁煙與非禁煙範圍,且於學校及托兒所門口外當眼處張貼法定禁煙標誌,以便向進入禁煙範圍內的人士作出提醒。上述禁煙點的設置模式與現時巴士站劃定禁止吸煙範圍相同,違法吸煙者可被科處1,500澳門元罰款。
自2012年1月1日《控煙法》生效以來,特區政府持續完善控煙法律,本澳煙草使用率已不斷下降。數據顯示,本澳15歲及以上人口煙草和相關產品使用率從《控煙法》生效前16.9%下降至2023年11.6%,相對降幅達31.4%,提前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5年煙草使用率相對減少30%的目標。此外,鑑於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使用率上升,為應對公共衛生尤其是青少年的危害,特區政府已於2022年修訂《控煙法》,全面禁止電子煙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並禁止攜帶出入境以杜絕其流通。
衛生局再次呼籲吸煙人士為了自身和家人健康想應立即戒煙,有意戒煙者可透過衛生中心/仁伯爵綜合醫院轉介,也可透過“一戶通”內“我的健康→衛生教育→戒煙評估門診”進行預約,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48 1238預約戒煙門診,詳細情況可查閱“澳門控煙資訊網”(https://www.ssm.gov.mo/apps1/smokefree/ch.aspx#clg3504);倘有查詢或舉報違法吸煙行為,可透過發送電郵致(gpcta@ssm.gov.mo)或撥打熱線(2855 6789)向防控煙酒辦公室舉報及查詢。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