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廣州7月8日消息,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港澳工作協調部副部長、廣東省委港澳辦副主任張志華當日在廣州稱,粵港澳公路單車賽、深港馬拉松賽等十五運會兩項跨境賽事,將實現“無感通關”。
持票觀眾可走“綠色通道”
在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張志華表示,賽會期間,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超過6,000人,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超過3,000人,是港澳來內地參賽和內地赴港澳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
張志華介紹了本屆賽會兩大亮點。第一個亮點“口岸就是賽道”,跨境賽“無感通關”。屆時,粵港澳公路單車賽的參賽運動員將在全程230公里的賽道上,6次無間斷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全程享受“不踩剎車”的通關體驗;深港馬拉松賽的參賽運動員在深圳灣大橋上奔跑時,不用停下來刷通行證,可一口氣跑通深港兩地。
第二個亮點“通關連接民心”,傳遞東道主熱情。對於參賽代表團,組委會在口岸設立“專用通道”,代表團可以“團進團出”“即到即走”。對於持票觀眾,組委會開通“綠色通道”,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憑賽事門票還可“急事急辦”,實現“一證在手,說走就走”。橫琴口岸的“免出示證件”通道,屆時有望實現“刷臉”通關。
以粵港澳公路單車賽為例,十五運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稱,粵港澳三地在優化路線、競賽組織、監管互認、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讓運動員可以時速40公里“無感通關”,親身感受“極速大灣區”,實現半天跨三地。
香港單車運動員黃金寶表示,粵港澳公路單車賽的賽道很有挑戰性,參賽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橫風的問題。希望運動員能安排好戰術,保持好節奏,發揮好他們的水平。
港賽區八競賽項目完成測試賽
另外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同日在會上表示,十五運會香港賽區承辦的8個競賽項目和協辦的2個跨境項目已經順利完成測試賽。
楊德強表示,香港賽區一直遵循“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嚴格做好預算管理,節約成本,控制賽事規模,務實做好各方面籌備工作。為實踐綠色辦賽,香港沒有為十五運會興建新的場館,而是充分利用現有場地承辦賽事,當中包括將舉行鐵人三項比賽項目的中環海濱和維多利亞港、舉行沙灘排球比賽項目的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場地單車比賽項目的香港單車館。這些場地都是現有的社區共享空間,除了可以節省辦賽成本外,比賽前後這些場地也會持續開放給市民使用,滿足全民健身和體育發展的需求。
楊德強稱,香港在場地“開放共享”之餘,同時著重充分利用香港的特色,打造“精彩”的比賽環境,希望向全國以及海外觀眾展現香港的城市風貌和特色景點。不少參加早前鐵人三項測試賽的選手均稱贊比賽賽道很有特色,可飽覽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美景和多個香港地標。
此外,香港啟德體育園將是十五運會香港賽區的主要會場。該體育園今年3月啟用後,迅速成為香港的地標。十五運會中的七人制橄欖球、擊劍和手球(男子),以及殘特奧會的硬地滾球等比賽項目,都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行,希望為從內地和海外赴港的觀眾帶來精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