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眾建澳聯盟三位立法議員施家倫、宋碧琪、李良汪於本月16日舉行第七屆立法會第四會期工作總結會。施家倫指出,目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未如預期,法制建設滯後,就業、舊區、醫療、交通問題突出。他期望政府推動經濟治理改革,全力落實拼經濟舉措;推動政府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公共治理效能;推動政府完善多元產業成果分享和機會共享機制。
工作總結會在民眾建澳聯盟禮堂舉行,民眾建澳聯盟創會主席陳明金、吳在權及該會多位代表出席。
施家倫表示,過去一個立法會會期,民眾建澳聯盟三位立法議員每個月在各區開展市民服務日,透過全澳7個服務處舉辦185場市民接待日及座談會,就社區經濟、民生保障等議題開展調查,持續跟蹤走訪280多個弱勢家庭。個案求助方面,他們共接到5,774宗求助個案,其中跟進完成個案3,838宗,需要持續跟進的有597宗,各類諮詢個案1,339宗。過去4年,他們的團隊共舉行953次市民接待日及座談會,15項專題調查報告,探訪弱勢家庭超過1,140戶,求助個案總計接到23,372宗。
施家倫表示,梳理近年的求助個案發現,居民的求助,從過去集中在公屋申請、加快社屋上樓及醫療輪候等,轉變為就業、經屋輪候、舊區樓宇、環境衛生等問題。搵工、就業不足是居民經常遇到的挑戰,這方面接到近200宗求助。新一屆政府從多元經濟、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四方面提出相關施政舉措,具有針對性。
宋碧琪表示,今個會期立法會共完成審議通過35個法律,第七屆立法會共完成審議的法律有86項。由於今年歷經特區政府換屆,且是立法會的屆尾,《道路交通法》因涉及重大民生發展及內容複雜,即使小組會一再延長時間審議,特區政府都未能在有關會期內提交新文本,致使未有條件審議通過相關法案。
她指出,現時,中央不斷發出積極的經濟發展訊號,特區政府應更加積極迎接新發展,主動創造機遇,在團結社會力量的同時,還需加快政策措施的執行,尤其是利用澳門的資源條件,加快優化社區營商環境,吸引投資落地,讓本澳有新的發展空間、就業空間,才能更好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大步推進。
李良汪表示,過去一個會期,民眾建澳總共向政府提出128份書面質詢、11份口頭質詢;作出31次議程前發言,並於行政長官列席立法會答問期間,提出三個議題的重點提問。總結四年會期,團隊總共向政府提出584份書面質詢、48份口頭質詢;作出155次議程前發言,並於行政長官列席立法會答問期間,提出27個議題的重點提問,尤其關注養老、就業、醫療、住屋、物價、公共行政改革、中小微企經營、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政策議題。